自由作家杨毅现场作画
当兴趣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时,那就便成了一种爱好,但这种爱的深度却说不出来,曾一度想放手,却无法舍弃,明知道是煎熬,却又躲不开,明知很辛苦,心却早已收不回来,对爱好的情感最后变成了一种责任,最后坚持到了现在。这就是具有沧桑的民俗画风,被中国文化部评为“作品干净”的画家杨毅,把绘画当成一种爱,一种责任30余年以来的内心写照。
面对杨毅这样一位画家,笔者一行充满敬佩与好奇。于近日,笔者来到这位潜心画画30余年的自由画家杨毅家中采访,听他诉说他与绘画之间的故事。
杨毅现在居住的地方是一座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里,走进他的画室,里面只有一张大书桌,一台裱字画的机器,一大摞宣纸整齐的放在大桌子下面,以及几幅裱好的画,桌子上有各种画画用的颜料和画笔,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就这样被他变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天堂。
杨毅爱画画,就连他画室里的墙壁也不能被空闲,用他的笔把山水“搬到”墙面上。他说:“绘画,不仅给我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每一幅画,都会让我如痴如醉于情境中。一幅成功的作品不仅可以使我领略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大自然的磅礴隽秀,而且还培养我的性情、增强我的艺术思维,还能提升我的审美理念,使我的生活更丰富。”
杨毅,男,笔名雕山,1964年出生在镇远蕉溪镇木溪村,父母常年在家务农,再加上兄弟姐妹多家里负担重,生活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里,杨毅和很多农村有志青年一样,想走出大山,干出一番事业,改变家庭状况。从小爱画画的他深知只有读书获得文化,才能把绘画这件事做好,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所以让他画画的梦想常常陷于尴尬之中,杨毅回忆称:“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家里没钱买铅笔,我常常用小木棍在家门口的泥巴地上画画,父亲无奈默默的坐在一旁看我画画.......”说到这里杨毅眼睛也泛起了泪花。
“我最初喜欢画画的原由很简单,我喜欢画人,提起画笔,勾勒小孩、年轻人、老人的时候,一个个人物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我很享受那种与自己爱好零距离的感觉……”杨毅回忆起他最初画画的体验激动得说。
再穷不能穷教育,杨毅的父母在家务农把杨毅送上了高中、大学。好学的杨毅高中毕业时为了把美术学得更加专业,父母还支持他去湖南衡阳学素描、水彩,以及到凯里第一职业技校工艺美术班进修,当时迫不及待想为家里减轻负担学有所成的杨毅,于1987年高考被录取到凯里师专美术专业时,毅然的决定辍学养家,回到家乡在一所小学做代课教师两年。在有固定收入生活过得安稳的时候,杨毅再次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决然的辞职,于1990年带着妻子到上海进修专学人物画,于1993至2012年为了画画带着妻子在家乡与东莞、浙江、上海来回奔波,期间杨毅曾在东莞市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
在外打拼多年的杨毅,看着父母慢慢的老去,于是放弃外出,2012年春至2014年在镇远县文化馆做临聘美术老师,2014年因二哥生病不幸去世,年老的父母悲伤过度,杨毅为了更多时间陪父母决定辞职,现在在家陪父母并创作。
杨毅擅长国画人物创作、水墨肖像,于1987年加入黔东南州美术家协会,1995年自立杨毅画室。
在采访快结束时,在笔者一行的再三请求下,杨毅现场作画,他全然忘记了笔者一行的存在,全神贯注地屏息凝视着铺在桌上的空白画纸,随后拿起画笔一挥而就,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顿时出现在纸上。
年过知天命之年的杨毅告诉笔者,美术是他的使命,他将用他现在所有的时间好好把他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做个传承美术的文化责任人继续努力奋斗。
杨毅获一级美术家证书
杨毅获奖作品(一)
杨毅获奖作品(二)
顶
踩
中共镇远县委宣传部主办网站
投稿邮箱:zyjzz@126.com 黔ICP备17001301号 贵公网安备 52262502000109号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均为镇远网-镇远新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