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再燕开展入户走访
杨再燕,1974年2月出生,镇远县涌溪乡涌溪村河边组人,现任涌溪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自2007年以来,杨再燕已经连续4届担任涌溪乡人大代表,2021年当选为黔东南州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和镇远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不管是人大代表的角色还是村干的角色,杨再燕所想的、所做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服务群众落在“细”上
“不管是人大代表,还是村干部,我们都要选杨再燕,她是真心为我们群众办实事的同志。”涌溪村老党员罗登贵这样说道。杨再燕能连选连任人大代表和村干部,因为她心里装着的都是广大群众、做的都是为广大群众,广大群众相信她。
2020年7月正值汛期,涌溪村多处发生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农民的庄稼多处被洪水淹没,杨再燕就带着村干和监测员奔往各处受灾点查看和统计受灾情况,并及时妥善处置受灾群众。大雨连着下了两个多月,这两个月的每天早上6点左右杨再燕在各个组查看有没有哪里滑坡,有没有哪里塌方,准时在工作群里汇报受灾情况。同时,积极配合县农业局挨家挨户测量群众受灾面积。这两个月,杨再燕的鞋子几乎都是湿漉漉的,但是她从来没有退缩,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挂在心上。
涌溪乡集镇农贸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后,既方便了群众,又缓解了交通拥堵,但是长期以来乱摆摊、占道的现象丝毫没有改变,即使是给商贩提供了场地,很多商贩还是将商品摆在人行道或者车道上销售。看到这种情况,杨再燕自发带着村干部到农贸市场执勤劝导,每逢赶集日杨再燕早上4点过就赶到农贸市场维持秩序,她本可以7点再去劝导违规摆摊的商家挪摊位的,但是她说:“别人做生意也不容,每天早上4点就来摆摊了,有的只是摆摊就要花费三个多小时,本来我们涌溪赶场的人就不多,且集中在早上,如果7点又让别人重新挪位置再摆的话,那这一早上都做不成生意了,我早点没关系,多来劝导他们几次他们以后就不会乱摆了”。连续几个月杨再燕在赶集日早上都去劝导,现在大家都按照划定的摆摊区域摆摊,不再占道经营了,整个农贸市场摆放得井井有条。
工作中杨再燕总是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在涌溪村,凡是有困难的地方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很多群众找她都是村委工作之外的事,但也从不拒绝,每次都是一颗热心肠全力相助,群众都把她作为自己的“知心人”。
乡村振兴落在“实”上
涌溪村有916户,3135人,脱贫人口115户406人。涌溪村在产业发展等方面比较弱,且上峰、岩台台、小溪等村民小组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增富比较困难。
涌溪村上峰组,地处偏僻,是涌溪村的苗族聚居地之一,因山高坡陡、道路交通不便,难以发展产业,群众大多以农业种植为主,前些年年轻人外出务工比较多,因此寨上群众之间矛盾较多,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导致有什么工作或者惠民政策都难以落实,造成这个组基础设施在全村最落后的现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杨再燕与驻村工作队队长唐剑平顶着群众的抱怨和不理解、不支持,反复入户走访,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和要求。通过多次做工作,并多次召集群众开会商量,群众的思想出现很大的改变。通过杨再燕多方要资金要物资,为该组解决砂石、水泥,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对村寨道路、公共场所进行了硬化,使该组村寨面貌得到较大改观。通过这些努力,该组群众怨气减少了,对党和政府以及村支两委的工作逐渐由抵触向支持转变。

杨再燕在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
为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杨再燕同志积极响应涌溪乡党委号召,充分挖掘和整合利用农村闲置和低效益的集体资源、吸纳农村集体成员闲散资源及动员拥有技术和劳动能力的人员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以五个村共同出资、按比例股份分配组建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司)。并通过“五个村党支部联合成立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由乡、村两级和合作社共同积极动员种烟农户用零租金的方式把闲置烟地提供给合作社进行再利用,实施烟地轮作(4月至9月种植烤烟,9月至次年4月种植蔬菜)耕种,2021年通过种植红菜薹、青菜、包菜等蔬菜1000余亩,确保了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2022年发展蔬菜和油菜种植1000余亩,入驻2个小区物业管理,预计涌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5万元左右。
家风文明落在“小”上
杨再燕其丈夫家有兄弟三人,婆婆体弱多病,杨再燕不辞辛苦地伺候着。婆婆经常生病住院,杨再燕主动承担照顾婆婆所有饮食起居都。其丈夫和哥哥都是驾驶员,为了保证他们的睡眠和安全,住院期间,杨再燕在婆婆的病榻前整整守候了一个星期。自从结婚以来,杨再燕从来没有和婆婆没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关系亲同母女,家庭十分融洽。也难怪婆婆常在别人面前夸杨再燕说:“她这个闺女没有讲的。”
360天如一日,杨再燕白天在村里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问题,下班急忙赶着回去给婆婆洗衣做饭照顾婆婆,杨再燕无怨无悔地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这么多年来,杨再燕毫无怨言,在她心中,照顾婆婆就是她的责任。婆婆对她也有了深厚的感情,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是媳妇照顾得好,这几年一直享着儿媳妇的福,这一生真的是圆满了”。
在教育孩子方面,杨再燕夫妇更是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一双儿女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女。受母亲的影响,儿子、女儿都形成了待人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学习上也十分上进,女儿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儿子目前正在北京念大四,一直是乡邻们夸赞的好儿女。杨再燕说,家风家教都是靠平时一些细小行动、言语传承的,我们长辈尊老爱幼了,孩子们都是看在眼里的,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将良好的家风家教传承下去了。
杨再燕的家风文明不只是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儿女上,她对待村民也像对待家人一样,正是在她的示范引领下,涌溪村的家风文明传承得非常好。她经常组织党员、人大代表志愿队去给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做家务、干农活,协调资金和物资慰问困难妇女儿童。在杨再燕们做完家务后,90多岁的田应昌老人感激地说道:“谢谢你们的关心,还帮我整理院子、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我一个人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打扫卫生非常吃力,还好有你们……”。
杨再燕,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农村人大代表、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她用她的行动完美地诠释着她的每一个身份,由于在服务群众、带富群众上她事无巨细的带头做,自己的名字又带颗“燕”字,她成了全村人民的“领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