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古镇 / 正文
以文育人│百余名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2023年8月2日   作者:陈云霞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4740



为有效引导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传承,近日,贵州大学“银鸽”志愿者服务团四叶草青年突击队组织百余名学生,学习和体验传统的京剧脸谱、扎染、书法、绘画、手工等特色课程,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国粹魅力,韵绘脸谱。支教老师汪文可详细介绍了脸谱的起源、作品特点、色画方法等理论知识,随后发放绘画工具和素材,给学生进行现场示范,将趣味性与学习性有机融合。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脸谱。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展示作品,上台讲述创作理念,一张张精美的脸谱呈现在眼前。

图片

(图为汪文可向学生介绍脸谱的起源、作品特点、色彩方法等理论知识)

图片

(图为学生们正在认真绘制脸谱)

  瑰宝非遗,民族扎染。操场树荫下,手工班学生正聚精会神听着支教老师张本有讲解扎染的发展历史、制作原理及操作手法,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染料、布绢、皮筋、笔等制作工具,将织物捆绑成团状,并经过染色、浸泡、晾晒等步骤后,一件件色彩斑斓、花样丰富的手帕作品映入眼帘,活动现场氛围浓郁,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民族扎染工艺的魅力,感受非遗文化之美。

图片

(图为支教老师张本有正在指导学生使用染料)

图片

(图为学生们做好的染布展示)

  凭风筑梦,以纸裁鸢。“老师,我画的纸鸢是年年有余,我希望爸爸妈妈永远陪伴在身边,平安喜乐,幸福美满!”纸鸢手工课上,支教老师郑小俊详细为学生科普纸鸢的起源、发展与历史,并通过趣味故事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传统民俗知识。跟随老师的步骤示范,经过扎骨架、穿孔、绑绳、绘色、糊纸等步骤,翩翩欲飞的蝴蝶、古灵精怪的猴儿映入眼帘……学生们热情满满,将色彩艳丽、图案精美的纸鸢在操场上进行试飞,一只只纸鸢勾勒出夏日靓丽的风景线,带着大家的思念和期许飞上天空。

图片

(图为学生在制作纸鸢)

  深情寄如意,手编中国结。中国结是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代表着团结、幸福平安。支教老师吴敏结合自身所长,给学生教授了中国结编织课程。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互相帮助,拿起一根根红线上下穿梭、三缠两绕、打结、定型……小巧精美的中国结就完成了。

图片

(图为支教老师吴敏正在指导学生编织中国结)

图片

(图为学生制作的中国结展示)

  笔墨润心,软笔书法。为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意识,营造书香校园的建设氛围,支教老师李亭谕给学生安排了书法课程。每一个汉字,起笔轻盈、落笔厚重,一撇一捺,文字古韵于笔尖墨点处翩然,展示书法魅力。支教老师从书法文化、执笔、运笔等方面进行讲解,示范后学生们个个满怀热情,纷纷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笔一划书写,从中感受书法文化。

图片

(图为支教老师李亭谕正在讲解书法文化知识)

图片

(图为学生认真练习软笔书法)

  手绘清风,诗意画扇。团扇又名宫扇、纨扇、合欢扇,象征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支教老师罗晴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团扇的来历、种类以及用途,将部分自己绘画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们看到后瞬间跃跃欲试,纷纷拿起画笔,蘸取不同颜料,小心翼翼地在扇面上临摹、涂色。

图片

(图为支教老师罗晴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团扇的来历、种类以及用途)

图片

(图为学生认真学习制作团扇)

  大家纷纷表示,手工绘画团扇的课程很有意义,深深感受到传统手工技艺蕴藏的文化之美,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后续,支教老师将结合中国二十四节气,开展节气绘画展示活动,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据悉,实践团将根据学生兴趣需求,陆续开展“传承艺术 巧手剪纸”“心灵手巧 粘土塑造”等课程,通过体验式教学,共同营造崇尚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中共镇远县委宣传部主办网站

黔ICP备17001301号      贵公网安备 52262502000109号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均为镇远网-镇远新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镇远县互联网违法和不实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855-5721538 举报邮箱:zywxb57201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