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羊场镇 / 正文
羊场镇:“小资金”撬动“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5年8月5日   作者:罗朝燕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402

近年来,羊场镇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各类资金的撬动作用,精准实施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让有限资金实现民生效益最大化,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党建领航聚共识,夯实基层治理“稳定

羊场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强组织、优治理为抓手,激活基层治理效能。为确保人居环境提升项目符合群众意愿、贴合村情实际,羊场镇镇村两级党员干部、政协委员深入每个村寨摸排需求,依托院坝协商机制,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群众、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乡贤能人、驻村工作队召开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院坝会”,共同商讨村寨提升事宜,将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从“政府说了算”变成“大家商量办”。通过建立“党支部+理事会+村民小组”的工作模式,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人居环境提升项目的各个环节。今年以来,累计召开政策宣讲会、意见征集会50余场,邀请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乡贤等900余人参与,围绕道路硬化等群众关心的问题收集建议7条。

在党建引领下,全镇9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均建立“支部+村(居)民”联动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深入村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以“一站一约四会”为突破口,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干群携手共参与,点燃共建共享“新引擎”

在推进乡村振兴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过程中,资金短缺往往是摆在基层面前的一道难题。羊场镇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探索出“政府供料+群众投工投劳”的联动模式,将各类资金精准用在“刀刃上”。2023年以来,争取各类资金274.39万元,集中采购水泥3082吨、砂石7062.47方、石头895方、砖45万块等关键建材,由专人负责统一调度,按工程进度及时配送到村到组,确保物料供应不脱节、不浪费,从源头上为工程质量提供坚实保障。群众们自带工具、分工协作,从路基的平整夯实,到路面的混凝土浇筑,再到沟渠的开挖砌筑,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据统计,全镇9个行政村硬化道路235条,高质量完成村组道路硬化15公里,沟渠整治600余米,堡坎895立方,材料利用率100%,全镇群众累计投工投劳1500余人次,受益群众2356户。这种“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模式既改变了以往“政府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又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建设家园的“参与者”。

党群同心建家园,铺就和谐共治“幸福路”

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不仅是改善乡村面貌的民生实践,更是拉近干群关系、凝聚发展合力的“纽带”。在工程建设中,镇村干部与群众同吃同劳动,累计解决材料运输受阻、施工技术不足等问题10个,邻里因材料堆放问题引发矛盾5起,均在村内化解,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上报,矛盾纠纷发生率为0。群众通过全程参与,彻底打消了心中“怕浪费、怕糊弄”的顾虑。随着工程的竣工,村寨的面貌焕然一新,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敞的硬化路,杂乱的角落堆满了整整齐齐的柴草,家家户户的院墙外种上了花草树木……道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随之显著增强。如今,羊场镇群众对村寨人居环境改善满意度达100%,村支“两委”号召力明显提升,形成了“干部干实事、群众齐点赞、大家共参与”的良好氛围。

羊场镇以各类资金为支点,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创新模式提效能、干群同心促和谐,以各类资金为“大杠杆”成功撬动了“大民生”,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羊场镇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羊场,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中共镇远县委宣传部主办网站

黔ICP备17001301号      贵公网安备 52262502000109号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均为镇远网-镇远新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镇远县互联网违法和不实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855-5721538 举报邮箱:zywxb57201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