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综合 / 正文
心归镇远——一位古城守护者的家国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9日   作者:陈珍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301

千年府卫,古韵镇远。当“文旅强县”的号角响彻㵲阳两岸,一位青年共产党员正用脚步丈量1.2万平方米的石板街巷,用初心守护2300年的家国文脉——他,就是镇远古城兴隆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文杰。日前,贵州大学博士村长“黔心‘镇’出发”实践队循声而来,在复兴巷内、四方井旁,与这位古城“守护者”面对面,听他讲述如何把个人“小我”融进古城振兴“大我”,在青石板路上写下新时代青年的家国答卷。

 3-1.jpg

陈文杰 左二

一、从“闯广”到“归巢”:一次信念的淬火  

1984年出生的陈文杰,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曾在广州打拼多年。霓虹璀璨,却抵不过家乡的一盏灯火。“家乡是根,更是魂!”2017年,他背起行囊,毅然返乡,把青春坐标锁定在千年古城的街巷深处。

二、从“门外汉”到“当家人”:一句誓言的接力  

初回古城,陈文杰开过店、创过业,却始终“找不到根”。直到一位白发老支书拍了拍他的肩:“年轻人,社区虽小,却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一句嘱托,一生作答。2021年,陈文杰高票当选兴隆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接过老支书的“接力棒”,也接过千年古城的“守护令”。

 3-2.jpg

陈文杰书记带领团队成员拜访龙舟传承人

三、从“疫线”到“一线”:一面旗帜的升腾  

接过接力棒以后,让他更坚定这份工作的原因是:那年疫情突袭。一户困难家庭老人病逝,隔离政策、丧葬习俗、经济问题“三座大山”同时压来。陈文杰带着两委解决丧葬难题,当家属哽咽着说出“共产党就是好”,他更深切体悟到:社区是“最小单元”,更是“最硬靠山”。此后,居民把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都搬进他的手机通讯录——这份被需要的幸福感,成为他继续奔跑的最大底气。

四、从“砖瓦”到“文脉”:一条复兴的长卷  

镇远,因文化而兴,更因文化而盛。陈文杰认为,文化传承绝非仅仅为了旅游,而是延续一座城市的精神血脉。他常与团队走访民间艺人,拜访龙舟、花灯等非遗传承人,“执着与奉献”是他最深的感受。如今,他正筹划以朝代故事为线索,系统梳理镇远的历史文脉,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认同家乡的文化底色。

 3-3.jpg

3-4.jpg

陈文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五、从“一枝独秀”到“万木葱茏”:一份青春的邀约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需要新担当!”面对大学生实践队,陈文杰的邀约掷地有声—— “基层不是跳板,是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社区不是末梢,是改革攻坚的最前沿。 ” 如今,兴隆社区已汇聚37名返乡大学生,落地8个文创团队、12家民宿合作社,直接带动就业260余人。青石板上的足音与古城的回声同频共振,奏出“青年留得住、古城火起来、百姓富起来”的激昂交响。  

“家乡给我最多的是包容,是社区选择了我,不是我选择了社区。”陈文杰说,“把答卷写在大地上,把评分权交给老百姓。只要更多青年投身其中,镇远的社区治理就一定能蹚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一座古城,因一个人而更温暖;一个人,因一座古城而更精彩。陈文杰的故事,是镇远县推进“党建引领+文旅融合+共同富裕”的生动缩影,更是新时代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滚烫宣言。  

 陈文杰书记联合实践队开展夏令营活动


中共镇远县委宣传部主办网站

黔ICP备17001301号      贵公网安备 52262502000109号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均为镇远网-镇远新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镇远县互联网违法和不实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855-5721538 举报邮箱:zywxb57201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