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古镇 / 正文
江古镇:小秸秆变“黄金杆” 强村富民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9月4日   作者:谭秋霞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303

清晨,一辆辆装满玉米秸秆的运输车辆便轮番驶入江古镇蚂塘村饲草加工厂,在完成称重登记后,车辆有序驶入堆放区,工人们与装卸机协同作业,将金黄的秸秆转移到储备区或者直接输送至加工生产线。现场机械轰鸣,人影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DSC00913.jpg


“过去收完苞谷,秸秆不是烧了就是烂在地里,现在每吨能卖300元,我割了12亩玉米地,赚了1800元,正好换台新冰箱。”正在卸货的村民管明周算起增收账,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我们致力于‘变废为宝’,村民原本废弃的秸秆如今可以出售给我们,既能够有效增加村民收入,又解决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工厂负责人向星屿向我们介绍道。

DSC00935.jpg

据悉,向星屿所在的镇远县兴农肉牛发展有限公司今年来已收购青贮草料1万吨,用于保障肉牛养殖的饲草需求。自8月28日启动秸秆收购工作以来,已收购玉米秸秆90余吨,支付村民费用27000元,惠及周边5个村4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600元以上。所收秸秆经加工制成优质饲草后,将销往省内外多家牛场,缓解周边地区“买草难、买草远、买草贵、卖草慢”的问题。

秸秆收购不仅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在收购加工期间,加工厂为当地村民提供了8个就业岗位,从事秸秆加工、运输等工作,预计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同时,该加工厂属于村集体资产,通过租借,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租金收入,还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预计可带动100户农户获得收益分红,真正实现了从“生态包袱”向“绿色财富”的转化。

微信图片_20250831173552_422_204.jpg

下一步,江古镇将持续深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不断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推动支部更有作为、企业更有效益、集体更有收益、群众更有增收,让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广。


中共镇远县委宣传部主办网站

黔ICP备17001301号      贵公网安备 52262502000109号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均为镇远网-镇远新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镇远县互联网违法和不实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855-5721538 举报邮箱:zywxb5720108@126.com